构筑金属态铂与硫酸盐的活性中心实现高效低温催化丙烷完全氧化

全屏阅读

2025-03-07 13:03:02 作者: 所属分类:学术动态, 新闻中心 阅读: 1,312 views

液化石油气在汽车上的应用导致C3H8排放量日益增大,基于催化手段将C3H8转换成无毒的二氧化碳(CO2)和水(H2O)是一种高效经济的治理手段。目前贵金属Pt基催化剂被广泛用于C3H8完全氧化的研究中,所选择的载体材料对Pt的本征催化性质具有显著的影响。SmMn2O5特殊的晶体结构使其成为一种性质稳定的催化剂载体材料,然而表面富氧的Mn-Mn二聚体对Pt原子附着力强,使得Pt纳米颗粒大部分以氧化态PtOx(Pt2+、Pt4+)的形式在其表面存在,导致Pt/ SmMn2O5催化剂(Pt/SMO)对C-H、C-C键活化缓慢,不能实现C3H8的低温催化消除。

为此,华中科技大学单斌教授、杜纯副教授团队提出提出基于硫酸处理SmMn2O5实现表面修饰MnSO4,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Pt/MnSO4-SmMn2O5催化剂(Pt/SMO-S),利用MnSO4与Pt的弱金属-载体相互作用构筑Pt0-MnSO4新活性中心,促进C3H8完全氧化中C-H、C-C键的活化,从而实现300 ℃内C3H8的低温催化消除该工作在Applied Catalysis B: Environment and Energy期刊发表题为“Pt0-MnSO4 active centers on modified SmMn2O5 mullite oxides for efficient propane oxidation”的研究文章。

图1 Pt/SMO-S与Pt/SMO催化剂对比示意图

本文详细讨论硫酸处理SmMn2O5后表面成分的变化,对Pt/SmMn2O5 (Pt/SMO)和Pt/MnSO4-SmMn2O5(Pt/SMO-S)催化剂物相结构进行深入表征。XRD、Raman、ATR-IR结果证明5 mol/L硫酸溶液处理导致MnSO4物相的形成并保持SmMn2O5物相的存在;热重结果表明SmMn2O5表面原位修饰的MnSO4在740 ℃才开始分解,所制备的MnSO4-SmMn2O5复合金属氧化物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。XPS测试进一步揭示硫酸处理后SmMn2O5表面形成MnSO4的原因。根据S 2p、O1s图谱,在Pt/SMO-S表面观察到SO42-离子中S6+物种的峰和O2-的峰,证明硫酸处理SmMn2O5后在表面引入SO42-离子。除此之外,与Pt/SMO相比,Mn 2p、Mn 3s图谱证明在Pt/SMO-S中出现Mn2+离子,该结果证明硫酸处理后在只含有Mn3+、Mn4+离子的SmMn2O5中形成Mn2+离子。考虑到不同Mn离子之间转换的电位差,推断硫酸溶液营造的酸性环境诱导Mn3+离子发生歧化反应,所形成的Mn4+离子留在固相,而Mn2+离子进入液相与SO42-离子发生反应形成MnSO4附着在SmMn2O5表面,原位修饰的MnSO4改变表面氧物种的组成,为Pt纳米颗粒的沉积提供吸附位点。

图2 SEM、TEM、HAADF-STEM表征结果

SEM 结果中(图2a-c),Pt/SMO-S表现出团聚状形貌,其纳米颗粒尺寸更大,推断MnSO4原位生长在SmMn2O5表面以堵塞其孔道。TEM结果显示(图2d-f),在Pt/SMO-S中观察到对应SmMn2O5 (110)晶面和对应MnSO4(211)晶面的晶格条纹。HAADF-STEM图展示Pt/SMO、Pt/SMO-H、Pt/SMO-S载体表面的Pt纳米颗粒(图2g-i),在完全相同的原子层沉积工艺中,Pt/SMO-S表面Pt纳米颗粒的平均尺寸为2.1 nm,高于Pt/SMO,该结果说明MnSO4的修饰影响沉积过程中Pt前驱体的吸附,导致表面会出现更大尺寸的Pt纳米颗粒,这有利于稳定Pt0位点。

图3 Pt 4f XPS与H2-TPR表征结果

XPS和H2-TPR进一步探究Pt与MnSO4之间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,揭示MnSO4对Pt电子结构的调控作用。对Pt 4f XPS图谱进行分析(图3a-b), Pt与SmMn2O5之间的强金属-载体相互作用导致Pt/SMO表面形成丰富的PtOx;对于Pt/SMO-S, Pt和MnSO4之间的弱金属-载体相互作用稳定Pt0,MnSO4提供酸性位点影响Pt与MnSO4之间的电子传输,增强Pt的抗氧化能力。H2-TPR测试同样证明上述观点(图3c-d),仅在Pt/SMO中观察到PtOx还原峰。

Pt/SMO-S对C3H8完全氧化的T50、T90仅为182 ℃和225℃(图4a-b),在48小时的稳定性测试表明Pt/SMO-S具有优异的抗水性和抗硫性(图4c-d),尤其是对SO2,在反应气中引入少许SO2(50 ppm)后Pt/SMO-S对C3H8转换率由85%上升至96%并且能够保持长时间稳定。与文献中报道的Pt催化剂相比(图4e),本工作设计的Pt/SMO-S催化剂对C3H8完全氧化具有极高的本征催化活性,这得益于MnSO4对Pt的调控作用在其表面形成Pt0-MnSO4活性中心。通过Arrhenius方程的拟合解析催化剂对C3H8完全氧化的表观活化能,发现Pt/SMO-S的表观活化能远远低于Pt/SMO和Pt/SMO-H,表明Pt0-MnSO4活性中心优化C3H8的活化,进而改变反应过程中间物种的形成。

图4 催化性能测试

总而言之,本工作设计MnSO4-SmMn2O5复合金属氧化物作为Pt基催化剂的载体材料,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在MnSO4-SmMn2O5表面沉积Pt纳米颗粒,基于Pt与MnSO4的弱金属-载体相互作用在其表面精确构筑Pt0-MnSO4活性中心,这使得Pt/MnSO4-SmMn2O5催化剂具备优异的本征活性,实现300 ℃内低温催化消除C3H8。本工作极大拓宽莫来石金属氧化催化剂的发展潜力,在汽车尾气排放控制和工业空气净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。

第一作者:顿耀辉

通讯作者:单斌、杜纯

通讯单位: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

论文DOI:10.1016/j.apcatb.2025.1252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