卤化铅钙钛矿量子点(PQDs)由于具有可调谐的窄带发射、低半峰宽(FWHM)和可扩展的合成的优势,在增强/虚拟现实(AR/VR)中应用的微型LED等下一代显示技术中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。然而,由于其表面缺陷与配体解吸等问题,在实际应用中面临在热、氧化和水分等外部因素下稳定性差的挑战。 目前,钙钛矿量子点的钝化往...
日期:2025-04-22 浏览:176次 阅读全文
不锈钢双极板(BP)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(PEMFC)中的关键部件,在电流收集、气体输送以及热量管理等多个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[1]。在PEMFC的典型工作条件下—高温(70–80°C)、酸性环境(pH 2–4)及高电压(0.6–0.7 V)—不锈钢面临腐蚀和钝化的双重挑战[2,3]。如何有效减缓不锈钢双极板的腐蚀与钝化已成为推动PEMF...
日期:2025-04-21 浏览:185次 阅读全文
氧化铪(HfO2)薄膜作为新型铁电材料展现出巨大潜力,但其性能调控面临技术挑战。采用原子层沉积(ALD)技术时,必须精确控制三个关键参数:薄膜厚度、氧空位浓度和氮掺杂量——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材料的铁电性。目前的研究难点在于,ALD工艺参数(如前驱体选择、沉积温度、反应时间等)与最终性能之间的定量关系尚未完全...
日期:2025-04-16 浏览:355次 阅读全文
在新一代半导体器件小型化、高度集成化的背景下,电子器件的性能与功率密度不断提升。英飞凌的明星产品EconoDUAL™3 IGBT 模块[1]在管壳温度80℃的情况下功率密度能够达到 2.6 MW/m2。然而,高功率也伴随着高发热与高风险,在短路工况下,芯片功率密度飙升至4.8 GW/m2,这是怎样的一个概念呢?太阳表面的功率密度仅仅是 0...
日期:2025-04-15 浏览:309次 阅读全文
前沿聚合(Frontal Polymerization)是一种高效率、低排放、节能省时的高分子复材制造方法,在制造飞机机身、风力发电叶片中的大尺度高分子复材的应用场景具有极大的潜力[1](图1a)。除此之外,在3D打印(图1b)[2]、模具制造等手段的助力之下,前沿聚合也能实现“小而美”的树脂结构加工[3](图1c)。显然,无论是3D打印...
日期:2025-04-03 浏览:852次 阅读全文
前沿聚合是一种快速、节能、环保的高分子制造方法。其原理特点在于:利用内部反应放热继续激活聚合反应,因此无需借助高温、高压环境汲取能量,避免了大量采用化石能源供能[1](图1a)。在前沿聚合中,只需注入数焦耳的能量,其余的能量均由反应自身提供。正是由于该特性,前沿聚合相对于传统的块体聚合制造方法在耗能...
日期:2025-04-01 浏览:704次 阅读全文
液化石油气在汽车上的应用导致C3H8排放量日益增大,基于催化手段将C3H8转换成无毒的二氧化碳(CO2)和水(H2O)是一种高效经济的治理手段。目前贵金属Pt基催化剂被广泛用于C3H8完全氧化的研究中,所选择的载体材料对Pt的本征催化性质具有显著的影响。SmMn2O5特殊的晶体结构使其成为一种性质稳定的催化剂载体材料,然而...
日期:2025-03-07 浏览:1725次 阅读全文
丙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化学原料,广泛应用于塑料、合成纤维等产品的生产。丙烷脱氢制丙烯技术(PDH)由于近88%的高丙烯产率,且副产氢气,被认为是最有潜力和高价值目标的产丙烯路径。然而,这项技术需要在高温条件(>500°C)下反应,面临着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:催化剂的“失活”。在高温和长期使用下,催化剂逐...
日期:2025-02-10 浏览:2479次 阅读全文
钙钛矿太阳能电池(PSCs)由于其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制造优势,近年来成为光伏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。虽然小面积PSCs(≤1 cm2)的效率已经达到26.7%[1–3],但将这一技术推广到大面积太阳能模块(PSMs, ≥50 cm2)仍面临着许多挑战,尤其是电子传输层(ETL)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问题。氧化锡(SnO2)因其优良的导电性和与钙钛矿层...
日期:2025-02-06 浏览:2184次 阅读全文
量子点光电探测器作为第三代红外探测技术的代表性内容,已经在科研领域成为炙手可热的研究方向。其中,硫化铅量子点(PbS QDs)因其宽的可调带隙,高光吸收系数以及与各类基底的良好兼容性,在高性能宽光谱红外探测上具有极大应用潜力。当外部光(通常是红外光或可见光)照射到量子点光电探测器时,量子点中的电子会吸...
日期:2025-01-16 浏览:2683次 阅读全文